公元 184 年,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,数十万头戴黄巾的农民军席卷中原,虽仅持续九个月便被镇压,却彻底动摇了东汉王朝的统治根基,拉开了三国乱世的序幕,成为中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之一。
起义的根源是东汉末年的深重危机。东汉后期,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,朝政腐败,地方豪强兼并土地,流民遍布天下;同时,瘟疫频繁爆发(公元 171 年至 185 年爆发五次大瘟疫),百姓流离失所,苦不堪言。张角利用太平道(道教分支),以 “苍天已死,黄天当立,岁在甲子,天下大吉” 为口号,十余年间在各地发展信徒数十万,分为三十六方(每方数千人),形成严密组织。
公元 184 年(甲子年),张角派信徒在各地官府门上书写 “甲子” 标记,约定三月五日同时起义,后因叛徒告密,提前于二月发动。起义军迅速攻占州郡,焚烧官府,捕杀官吏,旬月之间,“天下响应,京师震动”。东汉朝廷急调各地军队围剿,同时允许地方豪强招募私兵,袁绍、曹操、刘备等势力借此崛起。
起义军虽人数众多,但缺乏统一指挥与战略规划,且多为农民,装备简陋,最终被官军与豪强武装联合镇压,张角病亡,其弟张宝、张梁战死。但黄巾起义的冲击已让东汉王朝名存实亡:为镇压起义,朝廷将兵权下放到地方,导致州牧拥兵自重,形成军阀割据;流民问题加剧,各地小规模起义不断,社会秩序彻底崩溃。
黄巾起义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的重要里程碑,首次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大规模起义,其 “平均”“平等” 的朴素诉求,影响了后世农民运动(如唐末黄巢起义、明末李自成起义)。尽管起义失败,但它打破了东汉末年的统治僵局,推动历史进入三国时期,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从统一走向分裂的关键节点。
什么地方可以股票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