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参会者来自全球六大洲68个国家和地区,相比去年增长约六成
160余名外宾纷至沓来的蓝色吸引力
新华社发 9月8日,与会者参加论坛开幕式。 当日,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在山东省青岛市开幕。论坛由山东省人民政府、自然资源部共同主办,主题为“从蔚蓝到未来——发展可持续海洋经济,共建美丽丰盈的海洋”,包括开幕式暨主论坛、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、四个平行论坛、五项特色活动。
9月的青岛,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会场内,不同肤色的与会者穿梭往来,仿佛一场小型的“海洋联合国”盛会。数据显示,本届论坛外宾人数达160余人,来自全球六大洲的68个国家和地区,相比去年增长约六成,国际“朋友圈”持续扩容。
“这次论坛是以往会议更高层次的升级,有多个国际组织和这么多的国际代表来参会,说明受到国际的高度认可。”宜可城—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全球秘书长吉诺·范比金的这番话,道出了许多国际参会者的心声。
在“绿色智慧——共筑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新生态”平行论坛开始前,香港航商总会秘书长古凡遇到了许多全球航运业的熟人。她热情地与十多位外宾一一打招呼,“我们都认识,很高兴又在青岛见面了。”
工商界参与度的提升尤为明显。德国联邦中小企业联合会山东代表处首席代表刘寅,带领一个国际代表团参加了本次论坛。“我们邀请了20位德国嘉宾,还有来自约旦、巴基斯坦等国的代表。他们之所以参会,正是基于对山东产业基础的深入了解。”刘寅说,代表团中不乏物流企业代表,他们此行带着明确目标——与山东企业进行实地对接。
为促进经贸务实合作,论坛围绕海洋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、新能源、海水淡化、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,共举办8场对接会。这些实质性合作机会让外宾能够真正收获合作伙伴和商业机会,带着需求来、捧着机会走。
刘寅透露:“这些德国企业在来山东之前,已经通过山东省和青岛市相关部门提前对接了许多山东的企业,并且进行了线上交流。”论坛开幕当天下午,外宾们即与山东企业进行了座谈,“他们可以直接谈生意,谈计划,谈他们的未来展望,预计3到6个月就会取得贸易成效。”
外宾纷至沓来,本质上是对山东海洋创新发展生态的认可。数据显示,2024年,山东省海洋生产总值突破1.8万亿元关口,居全国第二位,比上年增长6.1%,海洋经济对全省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达23.9%。山东拥有“国字号”海洋科研机构和创新平台50个,省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65个,住鲁海洋界院士22人、占全国总数三分之一。
这些“硬实力”,正在转化为强大的吸引力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前执行秘书弗拉基米尔·拉宾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山东作为沿海省份,其经济与海洋关联紧密,发展前景广阔,中国有能力高效统筹沿海发展,对海洋科学的投入及转化应用将为山东带来显著效益。
论坛议题的“新”,折射出山东海洋发展的“深”。相较于上届,“海洋+AI”“绿色智慧”等前沿议题占据了醒目位置;首次设立的海洋城市市长对话会,吸引了韩国丽水等国际城市积极参与。韩国丽水市市长郑琦明是首次来到青岛,对于青岛城市发展非常惊叹,“丽水和青岛自然景观以及文化底蕴非常相似,希望两地在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旅游等领域推动更多交流与合作。”
论坛的意义已超越会议本身,还成为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。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副理事长、丹麦大学联盟首席执行官莫滕·乌格尔维格·安德森表示:“中国的风电、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,能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高效方案。希望中国将更多创新技术带入国际社会,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。”
夜幕降临,论坛会场依然灯火通明。各国嘉宾在交流中寻找合作机遇,在对话中凝聚海洋共识。当一片海域成为思想交汇、资源聚合、合作共赢的平台,自然吸引了全球弄潮儿共赴蓝海。
(大众新闻·大众日报记者 刘笑笑 张文婷 张忠德)
什么地方可以股票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